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 |
||
作者:赛众管理员 来源: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17-03-09 浏览次数: |
||
“治土”20年,赛众终夺中国专利优秀奖——
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
《农资导报》记者 吴俊生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专利奖评选尘埃落定。这是中国发明创造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来自西北一隅的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在攻克再植障碍这一世界性农业难题上的突破,而夺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一直,中国专利奖被视为创新的风向标。赛众在土壤治理领域夺得的这个大奖,不仅是对创新者的奖掖,更是折射出全社会对土壤健康和绿色农业的关切。“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这是赛众董事长吕周锋的语录,在这个领域,他带领他的团队,一干就是20年,如今迎来难得的好时光。
“治土”20年
中国专利奖是中国唯一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1989年首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迄今已经十八届。中国专利奖在遴选时,尤其注重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强调专利运用的实际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引领。
赛众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专利名为“一种防治农作物再植障碍病的肥料”(专利号:ZL200610003939.9)。再植障碍,又名重茬病,系指农作物连续耕种而带来的一系列土壤病变,进而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重大影响。
再植障碍是农业科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再植障碍病极为高发常见。中国人多地少,耕地利用强度很大,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近些年,设施农业兴起,高强度的耕作带来的重茬病及其他土传病害更为突出,病虫害日趋严重,导致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
攻克再植障碍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大目标。地处陕西渭南的赛众公司,早在20年前就进入了这一领域。20年来,赛众人心无旁骛,醉心于脚下的土地,把一篇篇论文写在坚实的土地上,先后获得了“防治植物根腐病、防治植物再植障碍病、防治果树流胶病、保健土壤的调理剂、促进土壤团粒形成的调理剂”等五项发明专利,曾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
梳理下来,这些技术成果都聚焦于一点:土壤健康。早在化肥、农药兴起的20年前,吕周锋就察觉到土壤对农业的重要性。“社会和谐发展要以‘人’为本,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土’为本,农业上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还是要地上问题地下解决。”这句话,吕周锋经常挂在嘴边,遇到每一个农民,他都像布道者一样为他们开导。
十病九土
在赛众,对土壤的呵护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在吕周锋眼里,他最愤恨的事就是化肥、农药滥用对土壤的伤害,特别是一些厂商,出于追逐利润,而对农民进行误导,致使化肥、农药用量日益增大。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农田开始大量使用化肥,演变到今,中国农业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深。与此相应的是,化肥的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一组数字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占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5% ,其中北方大田氮肥的使用量为588kg/公顷/年,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1.6倍,法国的1.5倍,而这个数量在温室生产中更大,达到了4000kg/公顷/年。
为什么化肥的利用率如此之低呢?“原因之一就出在土壤上,因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下降。”吕周锋解释说。
十病九出土。这是赛众人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把繁多的土壤症状形象地总结为七个字:瘦、板、馋、酸、咸、脏、杂。瘦即土壤营养失衡,有机质匮乏;板即土壤板结,透气性差;馋即化肥用量越来越大,而产出却相对降低;酸即土壤酸化,造成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咸即土壤盐碱化;脏即土壤污染严重;杂即土壤不净,重金属、抗生素、激素污染多,有益微生物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杜志辉跟踪研究赛众十余年,据他的分析,赛众独创的土壤调理专利技术具有营养和非营养两大功能,前者解决了养分均衡问题,后者解决了土壤酸碱失衡、土壤板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20年来,赛众人以净土为使命,在他们看来,这不啻于是一场斗争,与破坏土壤和掠夺式的农业生产作斗争。为了将专利技术和赛众独创的土壤调理剂推广开来,很早前,赛众就成立了赛众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在各地成立土壤病防控中心、培训土壤保健推广员、开展土壤保健中国行和测土诊病活动。。。。。在全国集结了一大批有志于保护耕地健康和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志同道合者。
“医”者仁心
多年来,在赛众流行这样一种形象的说法:化肥农药滥用,让土壤成了废品、农产品成了次品甚至毒品。这句话虽是比喻,但它确实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现实。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发展方式,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更是寅吃卯粮,透支了农业的未来。
赛众人总是爱称自己是土壤保健医生,医者仁心,他们所要解决的,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的收成和消费者的健康。“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出健康的农产品。”吕周锋据此提出了他的一套绿色农业理论:土壤保健→作物保健→人体保健。
越来越多的人受这套理论启发而走出困境。
陕西杨凌区五泉镇斜上村的刘晓霞种植大棚十余年,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大棚土壤病、土传病害加重,重茬、死苗、烂根及各种病害不断发生。“这几年大棚几乎无法经营,不但投资高、产量低、品质差,而且费用大、用工多、不挣钱。”刘晓霞说。在赛众科技人员指导下,刘晓霞决心运用赛众矿物法土壤保健技术大胆改良自己大棚土壤,让大棚恢复新的生机。整地时,刘晓霞5分大棚,不用化学肥料,配合有机肥一次性施入赛众土壤调理剂20袋(亩施赛众产品1吨),进行了全园撒施人工深翻。今年秋天,他终于获得了久违的丰收。
与刘晓霞一样,山西省万荣县北张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户李群承包了10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在使用赛众技术后,西红柿经“诺安实力可商品检验(青岛)有限公司”检测,190多种农残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无农药残留。因为品质好,他的西红柿卖出了多年难得的好价格
“中国道路”
吕周锋始终执着于这样的一个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我们完全可以发展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道路,既保障当下,也能兼顾长远。
这就是以赛众土壤保健专利为基础的中国式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它要解决有机农业生产中产量和质量不能兼顾的矛盾。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立新认为,中国式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了多项现代农业科技:在养分供应上,强调发挥碳氢氧在作物生长中的重大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和矿物技术替代氮磷钾;同时,赛众调理剂本身含有近40种中微量元素,保证了养分均衡;在植保上,赛众调理剂可以有效调节土壤健康,消除土传病害,通过激发作物次生代谢功能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和农产品品质。2013年,这项技术通过了由中科院院士武维华领衔的专家组坚定。
“国家要粮食安全,农民要高产高效,消费者要健康,赛众这些年努力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三者统一起来,我们始终在路上。”吕周锋表示。 |
||
|
||